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影像学检查:首先通过胸部X光片或CT扫描评估纵隔淋巴结的大小及病变特征。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结肿大的位置和程度,对诊断提供初步支持。
2.实验室检测:
痰标本检查:结核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结核感染。
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以评估炎症状态。
结核感染试验:如皮肤结核菌素试验或干扰素-γ释放试验,这些检查帮助识别潜在结核感染。
3.病理检查:对于不能通过非侵入性方法明确诊断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诊结核感染。
4.抗结核治疗:在确诊为结核后,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一般持续6至9个月,具体用药方案和疗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5.定期随访: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影像和相关指标,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疑似结核引起的纵隔淋巴结肿大需要严谨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以防止传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注意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