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期观察:对于较小且没有明显生长趋势的血管瘤,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可以采取“观望等待”的策略。这种血管瘤有时可能会自行消退,尤其是草莓状血管瘤,其自愈率较高。
2.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以用于缩小血管瘤,特别是在影响功能或外观的情况下。局部用药如激素类药膏也有时被使用。
3.手术干预:对于快速增长、影响美观或功能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或外科手术去除。激光治疗常用于较浅表的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外科切除则应用于深层或面积较大的病变。
4.多学科会诊:在某些复杂情况下,可能需要皮肤科、外科、眼科等多个专科医师共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效果。
面部血管瘤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科学评估和遵从专业建议非常重要,不可自行随意处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