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低热:体温在37.3℃至38℃之间时属于低热状态。建议多喝温水,每天饮水量可达1500-2000毫升,以帮助身体散热和排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捂汗。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考虑适当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但需严格按照剂量服用。
2.鼻塞和流鼻涕:鼻腔冲洗是有效的缓解方法,可使用生理盐水每日冲洗2-3次,降低炎症反应。局部鼻用减充血喷雾(如含有羟甲唑啉成分的药物)可以暂时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可超过7天,以免引起反弹性鼻塞。
3.太阳穴疼痛:可能与鼻窦压力增大有关。可尝试温热敷,将毛巾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浸湿后敷在前额和太阳穴区域,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如果疼痛明显,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但需根据医嘱使用。
4.休息与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不少于7-8小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例如橙子和草莓,有助于加速病情恢复。
若症状持续一周以上未缓解或出现加重情况,例如高热、剧烈头痛、面部肿胀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明确病因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