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遵医嘱选择剂量和品种
安眠药有多种类型,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和适应症不同。例如,短效型药物适用于入睡困难者,而长效型药物更适合夜间易醒且难以再次入睡的人群。成人一般用药量为单次剂量的起始范围,如常见的唑吡坦初始剂量通常为5-10毫克,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服药时间需准确
安眠药在睡前15-30分钟内服用效果最佳。因为多数安眠药起效时间较快,如果提前或延后服用,可能导致困倦感出现在非睡眠时间,增加意外风险。
3.空腹服用以免药效减弱
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药物吸收,减慢其起效速度。因此建议安眠药与餐隔开至少2小时,确保药效的发挥。
4.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连续使用安眠药超过2-4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间歇性用药(如每周2-3次)可有效降低依赖风险。若需长期治疗失眠,需定期复查并调整方案。
5.服药期间避免酒精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酒精会增强安眠药的镇静作用,可能导致过度镇静甚至呼吸抑制。同时,避免与其他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如抗组胺药或某些抗焦虑药)联合使用,以免加重副作用。
6.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老年人、新生儿及妊娠女性等特殊人群代谢能力较弱或对药物更敏感,用药剂量需减半或在医生严格管理下进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药以防止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密切关注用药后的身体反应,任何异常表现都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