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更年期相关因素
52岁女性通常处于更年期阶段,此时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下降,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激素波动还可能引发潮热、盗汗等症状,使睡眠更加困难。
2.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或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导致入睡困难或者彻夜难眠。研究表明,近40%-50%患有焦虑或抑郁症的人群会伴有失眠问题。
3.生活方式因素
睡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如咖啡或茶,会刺激神经系统,延长入睡时间。
晚餐过量食用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引发消化不适,从而影响睡眠。
长期缺乏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白天午休过久,也会干扰夜间正常睡眠节律。
4.疾病因素
某些慢性疾病可能与失眠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胃食管反流病等。心血管问题如高血压也可引发夜间不适,影响睡眠。
5.环境因素
噪音、光线过强或卧室温度不适宜都可能导致夜晚辗转难眠。如果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其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进一步干扰睡眠。
6.药物因素
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激素替代疗法或某些降压药)可能以失眠作为副作用之一。这需要结合具体用药史来判断。
如果长期失眠得不到缓解,可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和合理饮食是最基本的干预手段。必要时可以通过寻求医生帮助,评估是否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