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代谢。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有效完成其代谢和排泄,因此对于短期、按医嘱使用的人群,通常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影响。
2.长期大剂量使用该药可能导致肝酶升高,引发肝功能损害。研究显示,少数长期服用者可能出现轻度的转氨酶水平升高,这是肝细胞受损的标志。
3.存在慢性肝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需要更加谨慎。这类人群中,由于肝脏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容易蓄积,进而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4.某些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对药物代谢不耐受,即使是常规剂量使用也可能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黄疸、乏力或食欲减退等症状。
建议在服用艾司唑仑片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胆红素水平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并避免擅自停药或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