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情绪,从而间接提高睡眠质量。若失眠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镇静类药物,例如阿米替林或米氮平。这类药物不仅具有抗抑郁作用,还能促进睡眠。但需避免长期依赖,并定期复查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2.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失眠有效。通过调整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减少负面情绪干扰。同时,必要时可加入放松训练,如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以降低焦虑水平。规律记录睡眠日记,有助于识别干扰睡眠的具体因素。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即使周末也不要懒床。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尤其是下午和晚上时间段。
睡前两小时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优先选择阅读或轻音乐等安静活动。
定期进行身体锻炼,例如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但应避免睡前过度活动。
确保卧室环境舒适,包括光线、温度和噪音控制,营造适合休息的空间。
4.睡眠卫生指导
避免在床上从事除睡觉以外的事情,如工作、看电视或玩手机。若躺下20分钟仍未入睡,可以离开卧室进行非刺激性活动,例如听舒缓音乐,感觉困倦后再回到床上。
5.评估潜在疾病
某些生理疾病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加重,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时诊断和治疗基础病有助于改善睡眠问题。
持续关注抑郁症总体病情变化,与专业医生合作是改善睡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