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果酱样大便:果酱样大便一般指的是粪便呈现出深红色或黑色,类似于果酱的外观。这种类型的大便通常暗示着上消化道出血,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会导致血液在通过消化道时与胃酸等物质混合,进而产生果酱样或柏油样便。
2.便血:便血则表现为粪便中含有鲜红色的血液,常常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直肠或结肠的炎症、息肉、痔疮、裂口或肿瘤均可能导致鲜血便。便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位置,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卫生纸上的血迹,而大量出血可导致明显的血便或失血性休克。
3.诊断措施: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来确诊病因,包括内窥镜检查(如胃镜或结肠镜)、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扫描)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
4.治疗方法:具体治疗取决于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例如,药物治疗可用于缓解溃疡或静脉曲张;手术可能是处理出血性息肉或复杂病变的必要措施。
果酱样大便和便血都需及时医疗评估,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