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具有突然发作的特点,并可能伴随压痛。
2.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可能显示白细胞增多和乳酸升高,这些指标可提示组织缺氧和炎症反应。大便潜血试验可能呈阳性,表明存在肠道出血。
3.影像学评估:
腹部CT扫描:增强CT有助于识别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局部积液及肠系膜血管异常。
磁共振成像:提供软组织对比度,可以进一步评估肠道血流情况。
血管造影:用于直接观察肠系膜动脉是否有狭窄或闭塞,是诊断肠道缺血的重要工具。
4.内镜检查: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黏膜的病变,如充血、水肿、溃疡以及坏死区域。
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怀疑缺血性小肠炎,应尽快进行上述评估以确认诊断并启动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