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影像学随访:定期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是必要的。这有助于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及变化情况。根据临床实践指南,通常建议在3到6个月内复查一次,以便监控结节是否发生变化。
2.PET-CT检查:如果结节在随访过程中显示出增长或形态改变,可以考虑进行PET-CT检查。这种检查能够帮助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辅助判断其是否具有恶性潜力。
3.病理学评估:若PET-CT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或结节持续增大,需进行病理学评估,通常通过支气管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或经皮穿刺活检。这些方法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4.多学科讨论:结合影像学、病理学以及临床表现,召开多学科团队讨论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
5.观察与支持治疗:对于那些经过详细评估后被认为是良性的结节,继续观察是合理的选择。同时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
及时监测和评估是关键,通过多种诊断工具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判断结节性质,以便制定最佳处理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