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感染: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腹泻。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病毒(如诺如病毒)和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这些病原体通过损害胃肠道黏膜或释放毒素,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异常流失。
2.过敏或不耐受:某些人对特定食物成分过敏或具有不耐受症状,例如乳糖不耐受或麸质不耐受。这种情况下,摄入对应食物后会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包括腹泻。乳糖不耐受者在摄入乳制品后,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酶而导致水分留在肠道,引起腹泻。
3.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通常是由食物中的自然毒素或化学污染物引起的。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后,毒素直接刺激胃肠道,导致急性腹泻。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摄入后数小时至一天内出现。
腹泻后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失衡,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来止泻,以防止掩盖病情。监测症状发展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可以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