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症状特点:
尿酸过高导致的甲疏咪唑关节炎通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常在夜间出现,并伴有红肿、触痛明显。最常受累的关节为第一跖趾关节,其次可能涉及踝关节、膝关节等。
非尿酸原因引起的甲疏咪唑关节炎可能呈现慢性或亚急性过程,疼痛程度较轻,伴随症状如活动受限、僵硬等,更倾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感染性关节炎。
2.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浓度升高(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提示痛风可能性增加,但并非所有痛风患者均表现出尿酸异常。
白细胞计数:痛风急性期关节液中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感染性关节炎白细胞数升高更显著,同时可能伴随其他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升高。
关节液分析:痛风时关节液可见双折光性尿酸盐晶体,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见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性改变。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痛风可能显示关节软组织肿胀,病程较长时可出现关节周围侵蚀性损害和“打洞样”改变。
超声检查:痛风患者关节软组织常有“双轨征”,即尿酸盐沉积在滑膜表面形成的特征性改变。
MRI或CT:对于怀疑感染或复杂病例,可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4.病史与诱因分析:
痛风通常与饮食习惯相关,如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海鲜等)或酒精摄入,发作常有明显诱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可能伴随晨僵或对称性关节炎表现,具有自身免疫疾病的背景。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通过症状特点、血尿酸水平、关节液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病因并做出合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