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适应症和受益:心脏移植主要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这些患者已经无法通过药物或其他外科手段得到有效治疗。据统计,约有90%以上的心脏移植患者在手术后一年仍然存活,五年生存率约为75%。
2.捐赠者条件:捐赠者通常是已被确认脑死亡的个体,其心脏功能必须是健康且正常的。捐献者与接受者之间需要进行血型匹配和免疫系统评估,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3.手术过程:心脏移植手术大约需要4至6小时。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首先移除受者的病变心脏,然后通过精细操作将捐赠的心脏连接到受者的血管和心房。手术结束后,受者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新心脏正常工作。
4.术后护理:心脏移植后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身体排斥新心脏。这些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调整药物剂量。
5.心理支持:心脏移植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还涉及心理层面的适应。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情感波动,需借助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其调整心态。
尽管心脏活体移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目前更多依赖于脑死亡捐献者提供的心脏。长期管理和药物治疗对于移植成功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