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祛湿中药:常用的祛湿中药包括苍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和赤小豆。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例如,薏苡仁具有较强的利水渗湿作用,每日用量一般在15-30克。
2.健脾中药:湿气往往与脾虚有关,因此健脾是调理湿气的重要步骤。党参、黄芪、扁豆等药材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对湿气的抵抗力。白术每日用量通常在9-15克,有助于健脾燥湿。
3.利水中药:车前子、泽泻、猪苓等中药能促进水液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其中,泽泻每日用量为10-15克,可有效利尿消肿。
4.温阳化湿中药:对于寒湿体质的人群,温阳化湿的中药如干姜、肉桂、附子等能够帮助改善症状。干姜的使用剂量一般为3-6克。
中药调理湿气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配方。同时,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避免久坐、多运动、合理饮食等,也对缓解湿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