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症状较轻、脊髓压迫不严重的患者。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方面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和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以缓解炎症和改善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可采用牵引、针灸等方法以减轻局部压迫,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症状。
避免长期低头、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同时注意适度运动和睡姿调整。
2.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干预:
a.脊髓受压严重,MRI显示明显水肿或脊髓信号异常;
b.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
c.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
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或后路手术(如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的目的是移除突出物,减轻压迫,同时稳定脊柱结构。
3.术后康复:
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基础运动和后期的力量训练,以改善颈椎功能,减少复发风险。
术后观察是否有神经功能恢复,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修复。
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专科医生的建议,及时评估疗效,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