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律失常:这是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心动过速)、心跳过慢(心动过缓)或心跳间隔不均匀。具体类型包括房颤、室颤和早搏等。每年约有2%的人群会经历某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老年人群体更为常见。
2.焦虑和压力:情绪应激可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使心跳加速或感到心脏在“跳动不规律”。据研究显示,大约30%的焦虑障碍患者会报告心悸症状。
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均可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甲亢会导致心动过速和心悸,而甲减则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大约1-2%的人群可能受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
4.电解质失衡:钾、钙及镁等电解质水平的异常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导致心律不齐。这些问题常见于使用利尿剂、不当饮食或某些慢性病患者。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感冒药和减肥药,可能会影响心脏的节律。
6.其他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可能在早期阶段以心悸或心律不齐的形式表现。
需要对心脏频繁“发抖”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