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多食用全谷物、豆类、水果(如苹果、梨、猕猴桃)和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获得。研究显示,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能提高肠道蠕动效率。
保证每天饮用1.5-2升水,避免过量饮酒或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因为这类饮品可能导致脱水。
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加工食品,如油炸食品、甜点等,这些食物容易减缓胃肠道蠕动。
2.运动与活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正式运动时,可以尝试饭后散步15-30分钟,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3.良好排便习惯
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最好在早晨或饭后尝试排便,因为这段时间肠道蠕动较为活跃。
避免忍便或长时间憋便,因为会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
提倡使用正确的蹲坐姿势,适当垫高双脚,使腹部压力集中于直肠,更易促进排便。
4.心理因素与压力管理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可能加重便秘症状。建议采用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
如果存在睡眠障碍,应优先改善睡眠质量,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与便秘存在一定关联。
5.必要时药物辅助
轻度便秘可以短期使用容积性泻剂如麦麸、聚卡波非钙等,以增加粪便体积。
严重便秘或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或刺激性泻剂(如比沙可啶)。
对于顽固性便秘,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考虑肠道活性剂药物如普卢卡必利。
长期便秘可能隐匿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或结肠癌,如出现便血、体重快速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