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酸分泌异常: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存在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内容物更快被消化和排空,容易引发饥饿感。而胃酸分泌不足也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胃部产生不适,有些人将这种不适误认为饥饿。
2.胃动力障碍: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胃排空时间加速或延迟。比如,当胃排空过快时,食物快速进入肠道,会让人觉得胃再次变空,从而产生饥饿感。
3.胃黏膜损伤:
慢性胃炎伴随胃黏膜的炎症或破坏,可能导致胃壁敏感性增加。一些轻微的刺激,例如胃内没有足够的食物填充,可能被错误解读为饥饿信号。胃黏膜受损时释放的炎症介质也可能扰乱正常的饥饿感调节。
4.饮食规律改变:
一些慢性胃炎患者为了缓解不适,可能选择少量多餐。这种饮食方式虽然有助于减少胃负担,但餐与餐之间间隔较短,也容易让人感觉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如果持续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寻求医疗建议,以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