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亚洲人群中,约有65%到9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活性降低。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并非疾病。
2.乳糖不耐受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轻度者可能仅出现腹胀,而严重者可能在饮用牛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明显腹泻、恶心、肠鸣音增多甚至腹部绞痛。
3.除乳糖不耐受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喝奶后腹泻。例如,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应,多见于婴儿和儿童。饮用变质或冷藏不当的牛奶也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4.如果怀疑乳糖不耐受,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作为替代品,或者通过补充乳糖酶片帮助消化乳糖。另外,可选择酸奶或奶酪等乳制品,因为其中的乳糖含量较低且更容易被人体耐受。
5.若上述调整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应警惕是否存在其他肠胃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通过合理饮食调整和必要的医学评估,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因喝奶引起的腹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