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道由环形肌和纵向肌组成,这两种肌肉协调工作产生蠕动。环形肌收缩时,管腔变窄,而纵向肌收缩时,管腔缩短,通过交替作用推动食物向前。
2.蠕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食物在胃肠道中通常是单方向移动,从口腔到咽喉、食管,再到胃、小肠、大肠,最终经肛门排出体外。逆向蠕动常见于呕吐等反应。
3.食管中的蠕动可以分为初级蠕动和次级蠕动。初级蠕动是吞咽动作引发的连续波状运动;次级蠕动则负责清理残留在食管内的食物颗粒。
4.在胃中,蠕动不仅能推动食物,还起到搅拌作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从而便于进一步消化。
5.小肠的蠕动速度相对缓慢,有助于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时间,从而促进养分吸收。大肠的蠕动集中在推进粪便,并通过强烈的“集束性蠕动”将粪便推至直肠。
6.神经系统对蠕动起调控作用,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它们通过释放递质如乙酰胆碱来提高或降低肌肉活动水平。
正常的消化道蠕动功能是维持食物顺利通过的重要保障,若蠕动过快可能导致腹泻,过慢则可能引发便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关注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