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容积性泻剂
例如车前子壳等,这类药物通过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这种药物效果温和,但需要充足的饮水量,否则可能导致肠梗阻。
2.润滑性泻剂
如液状石蜡或甘油栓,它们通过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帮助排便。这类药物适合短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3.渗透性泻剂
包括乳果糖和聚乙二醇,这些药物通过增加肠腔内的水分含量,使粪便变软,利于排出。其中乳果糖还能改善肠道菌群,适合长期便秘的老年人。
4.刺激性泻剂
比如比沙可啶和酚酞,它们作用于肠壁神经末梢,增强肠道蠕动。这类药物起效快,但不能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引发依赖性或对肠道产生损害。
5.中药类通便药
如麻仁丸、大黄制剂等,这些药物通常结合了润肠、清热等作用,适合阴虚便秘或热结型便秘患者,但需辨证论治后应用。
6.益生菌制剂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正常菌群恢复,从而间接改善便秘问题。这类药物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调理。
老年人便秘需综合考虑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活动量减少及潜在疾病等原因。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保持适当运动,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