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代谢和激素的影响:人体饥饿感主要由下丘脑调节,瘦素、胰岛素和生长素等激素参与调控。如果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糖尿病等,可能导致食欲降低。
2.胃肠功能异常: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胃动力障碍可能引起食欲下降。胃部的神经信号传递受损,也会减少饥饿感。
3.感染或慢性疾病:病毒感染、结核病、肝脏或肾脏疾病等,都会通过炎症因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癌症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剂或化疗药物,可能干扰大脑对饥饿信号的感知。
5.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焦虑或精神压力过大会显著影响饮食欲望,一些人甚至完全丧失对进食的兴趣。
6.其他因素:老年人由于味觉、嗅觉退化,以及消化效率降低,食欲可能减弱;而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同样可能暂时抑制饥饿感。
长期不感到饥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能量摄入不足,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针对性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损害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