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遗传因素:一些人天生血压较低,这通常是家族遗传的结果。如果家庭成员中也有人有低血压的情况,可能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状态。
2.营养不良或饮食问题:摄入不足的营养、脱水、缺乏钠或电解质失衡都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对营养需求较高,不当的饮食习惯容易引发低血压。
3.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此时心血管系统也在适应这种变化,可能会短暂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
4.体位性低血压:当从坐姿或卧姿迅速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导致血液暂时减少流向脑部,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这是因为血压瞬间下降导致的。
5.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
6.心理因素: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而导致血压波动,包括偏低的情况。
7.药物影响: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物等,可能会导致血压降低。
如果14岁女孩长期且频繁地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当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