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息肉类型决定治疗方式: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切除。这类息肉癌变概率较高,约为10%-25%。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如果直径超过1厘米,也需考虑切除以排除恶性可能。
胃底腺息肉多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且癌变风险低,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停用相关药物并定期检查。
2.内镜治疗是主要手段: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大多数胃息肉,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或黏膜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息肉或者位置特殊的息肉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种方法可以完整切除病灶并保留周围正常组织。
3.病理分析确认性质:
所有切除下来的息肉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癌变或其他异常。
4.定期随访和预防措施:
息肉切除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每6-12个月复查胃镜,以监测新的息肉是否长出。
避免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摄入过多腌制或高盐食品,同时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息肉虽然大多数为良性,但有些类型存在癌变风险,应根据具体病理性质和个体健康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并保持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