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不足
摄入膳食纤维不足是便秘的常见原因。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增加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比例来改善。例如,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约3克膳食纤维,一碗煮熟的燕麦片可以提供约4克膳食纤维。
2.水分摄入不足
肠道内缺乏足够水分会导致粪便干硬难以排出,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至少1500-2000毫升。如果运动量较大或天气炎热,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3.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会减慢肠道蠕动速度,从而引发便秘。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或骑自行车,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4.排便习惯紊乱
长期忽视便意或排便时间不规律会导致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建议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尝试排便,即使没有立即产生效果,也能帮助身体建立规律。
5.可能的疾病因素
长期便秘可能与腹部手术后肠功能减弱、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肠功能紊乱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相关。如果便秘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6.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含铝或钙的抗酸药、某些抗抑郁药或止痛药)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如果近期开始使用新药且发现便秘,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7.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或紧张情绪可能通过神经机制影响胃肠道功能。适当放松心情,如练习深呼吸或冥想,可以改善症状。
如短期内加重,出现腹痛、血便或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