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在月经周期期间,尤其是在月经前期和月经期间,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激素的波动可能影响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进而影响血压。特别是雌激素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而在月经期其水平下降可能导致血压降低。
2.月经期间,由于失血,一些女性可能会面临血容量减少的问题。这种失血通常是轻微的,但对于一些敏感个体,可能足以引起暂时性的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或心悸。
3.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饮食不均衡也可能导致低血压。月经期间,女性可能会由于食欲减退或胃肠不适而减少食物摄入,特别是铁等矿物质的摄入不足,可能进一步加重低血压问题。
4.水分流失也是一个因素。在月经期间,体内的某些调节盐和水分的机制可能因为激素影响而出现变化,导致脱水风险增加,从而造成血压下降。
在生理期如果出现低血压症状,可以通过适当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均衡来进行调节。同时,保持适度运动和良好的休息也有助于缓解不适。如果低血压症状严重或持续,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