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脂肪乳外渗,第一时间要停止输注脂肪乳,以防止更多的药物进入组织间隙造成更大范围的损伤。
2.局部处理:
将针头或导管留在原位,避免拔出,以便评估和处理。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冲洗,通过针头或导管将残留的脂肪乳清除。
抬高受影响肢体,减少血液循环,降低局部压力,有助于减轻肿胀。
冰敷或冷敷可在早期应用,通过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反应,每次15到20分钟,每天多次。
3.药物处理:
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酶可以促进脂肪乳的扩散和吸收,但需遵医嘱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可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
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具有抗炎作用,但使用需谨慎,以免引起副作用。
4.后续观察:
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包括红肿、硬结、疼痛等症状,记录每小时的变化。
在处理后的24-48小时内,每4小时检查一次局部情况,以确保没有进一步恶化。
若出现严重症状如坏死、溃疡,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脂肪乳外渗处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进一步感染。同时,应对患者解释清楚处置过程及可能的后果,以取得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