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病率:全球约每1000人中有1人受到影响,男性患者比女性高3-4倍。
2.症状: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抽搐、眨眼、清嗓或咳嗽声,这些动作和声音称为抽动。通常在5至10岁之间首次出现。
3.病程:大多数患者在青春期症状达到高峰,成年后可能减轻或消失。
4.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5.治疗: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认知行为疗法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能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