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可导致尿道炎症。
外部刺激:例如使用某些肥皂、泡澡剂或其他化学物质可能引起局部刺激。
2.临床表现:
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排尿量不多。
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但无法等待。
尿痛:排尿过程中或排尿结束时感到疼痛或灼烧感。
尿液异常:尿液可能会变得浑浊,有时甚至带有血丝。
3.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尿培养:通过培养尿液样本来确定具体的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性传播疾病筛查:尤其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史的患者,需进行相关检测。
4.治疗措施: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多饮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避免刺激物: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清洁产品。
5.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定期清洗外阴部,避免细菌感染。
多饮水:有利于保持尿液稀释,减少细菌滋生机会。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行为前后均应清洗生殖器,并使用安全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尿道口发红并伴随排尿时的辣痛通常是由尿路感染引起,需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