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早期介入:面瘫的早期阶段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2周内,此时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研究,很多患者在此期间接受针灸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2.中期介入:如果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在3-4周内进行针灸治疗仍然有帮助。这一时期针对神经再生和肌肉功能的恢复进行治疗,可以改善面部的对称性和运动能力。
3.晚期康复:即使是在发病数个月后,针灸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用于缓解长期面瘫带来的并发症,如面部肌肉萎缩或不自主运动。在这一阶段,单纯依靠针灸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面部功能,需要结合其他康复手段。
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时机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佳。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