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发病后1至3周:此时期为急性期,通常面部肌肉功能显著减弱或丧失,针灸可在这段时间内开始介入,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4至6周:随着急性期过去,部分患者可能开始出现面部功能的逐渐改善,这一阶段针灸的作用在于帮助加速面部神经的再生。
3.2至3个月:大多数患者在这段时间会有明显的症状缓解,根据临床观察,大约70%以上的患者在此阶段能恢复大部分面部功能。
4.超过3个月: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则被认为进入慢性期,针灸仍有助于改善症状,但恢复速度可能较慢。
针灸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态、面瘫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能进一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