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病因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常见的因素包括某些药物、免疫性疾病或骨髓功能障碍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停用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
2.抗栓治疗:由于脑梗塞的存在,通常需要使用抗栓药物。由于血小板减少,必须谨慎选择和监测。医生可能会选择低剂量的抗凝剂,或者在必要时暂停抗凝治疗,以平衡出血风险和再梗死风险。
3.输注血小板:如果血小板数量极低且出现出血倾向,可以进行血小板输注以暂时提高血小板水平。但这只是短期措施,需结合其他长期策略。
4.支持治疗:保障患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治疗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是必要的。
5.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组合,能够有效管理血小板较低伴脑梗塞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和动态调整方案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