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双膦酸盐类:
常用的双膦酸盐药物包括唑来膦酸。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
唑来膦酸每年注射一次即可达到治疗效果,适合长期管理骨质疏松患者。
2.RANK配体抑制剂:
代表药物为地诺单抗。该药物通过抑制RANK配体与其受体结合,阻断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
地诺单抗通常每六个月皮下注射一次,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
3.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特立帕肽是常用的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促进骨生成。
该药物通常每日皮下注射,疗程一般不超过两年,以防止潜在的骨肉瘤风险。
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并需要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评估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保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以及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都是支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