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损伤是什么意思

2024-1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肝损伤是指由于长期而持续的有害因素作用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它通常由慢性感染、代谢紊乱或长期接触毒素等原因引起。

1.病因:慢性肝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药物或化学品毒性等。

2.发病机制: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细胞反复受到损伤后无法完全恢复,会逐渐出现纤维化。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多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3.临床表现:慢性肝损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4.诊断:通过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及肝脏活检可以帮助确认慢性肝损伤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5.治疗:治疗重点在于去除病因、保护肝细胞、防止并发症和促进肝功能恢复。例如,抗病毒治疗用于肝炎患者,戒酒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至关重要。

由于慢性肝损伤的进程较缓,因此早期检测和干预十分重要,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慢性肝损伤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