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结石对身体的影响
尿路结石可能造成泌尿系统梗阻,从而导致肾积水或感染等并发症。如果结石较大且未及时排出,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小型结石通常通过自然排尿排出,不会引起明显损伤。但大型结石可能会划伤尿路,引起血尿或炎症。
如果结石长期存在而未被处理,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2.排出结石后的潜在风险
排出结石后,尿道或肾脏有可能因结石移动而留下炎症或损伤。这些损伤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愈合。
体内若仍有残留小结石,也可能成为新的结石核心,诱发再次形成更大的结石。
一些未明确原因的代谢异常,如高尿酸、高草酸或低枸橼酸水平,仍然存在可能会导致结石复发。
3.影响恢复健康的其他关键因素
原发疾病:如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若未治疗彻底,仍可能导致新结石的生成。
日常饮食习惯: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饮食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尽管结石已排出,但这些不良习惯若不改变,可能导致再次发病。
饮水量:饮水不足是导致尿路结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排出结石后需继续保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
4.医生建议与检查
即使成功排出结石,也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以确认体内无残余结石。
尿液分析及血液代谢检查可帮助查明结石形成原因,并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紊乱。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饮食调整或开具药物,降低再次发生结石的风险。
尿路结石是一种易复发性疾病,排出结石并不意味着一定完全恢复健康。应注重日常饮食控制、充足饮水及定期医学随访,以避免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