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结石在通过泌尿道时,由于自身的粗糙表面可能会磨损或刺破尿道黏膜。这种物理损伤是导致尿血的直接原因。在严重情况下,结石还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组织损伤。
2.结石的存在可能导致尿流受阻,增加尿道内部压力,这种高压环境可能进一步刺激或破坏尿道内壁,从而引发出血。
3.如果结石导致了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也可能伴随尿血症状。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可使血管脆弱,并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
4.结石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活动程度都会影响尿血的严重性。例如,小而尖锐的结石可能比大而光滑的结石更易引起出血。
5.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饮食习惯、代谢状态以及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结石和尿血的表现。
当出现尿血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医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可帮助确认结石的位置和大小,而尿液分析则可评估尿血的程度和感染情况。针对结石引起的尿血,通常需要根据结石的类型和位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取石。
为了避免尿路结石的发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饮食,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更需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泌尿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