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调整生活方式:
每天保持适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至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避免久坐,尤其是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骑摩托车,以减少对会阴部位的压迫。
坚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晚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可能增加盆腔充血的不良影响。
2.饮食管理:
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咖啡因及酒精摄入,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前列腺充血或刺激尿道。
保证每日饮水量为1500至2000毫升,促进尿液稀释,减少局部细菌感染的风险。
多食用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坚果、海鲜、南瓜子,有助于维持前列腺功能健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比如全谷类食物、新鲜蔬菜水果,以预防便秘。
3.药物治疗:
前列腺炎:通常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2至4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可通过镇痛药、植物提取物治疗缓解症状。
前列腺增生:一般使用α受体阻滞剂以放松前列腺平滑肌,或者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来减少前列腺体积。服药需遵循医嘱,一般需至少6个月才能见效。
4.物理疗法与按摩:
热敷或温水坐浴,每次20至30分钟,每周2至3次,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尝试前列腺按摩,有助于减轻淤积,尤其是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5.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如频繁尿潴留、肾功能异常),可考虑前列腺经尿道切除术或其他微创手术方式。
手术方案选择需结合病情、年龄及其他合并症进行评估,并根据医生建议执行。
6.定期复查与心理调节:
年龄超过40岁者应每年定期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以及前列腺超声,早发现潜在问题。
长期症状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压力,应避免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通常需要长期的综合管理,早期干预和坚持改善生活习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