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作用:在常规情况下,眼睛睫状肌收缩会导致一些假性近视或屈光状态测定的不准确。而在使用散瞳药物后,睫状肌得到充分放松,调节消失,能够排除部分因过度用眼或紧张引起的假性近视干扰。
2.测试条件:散瞳后的远视储备测试通常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力检查。此阶段他们的调节能力较强,如果未散瞳直接检测,可能掩盖实际的远视储备水平,影响判断。而药物散瞳后可以更客观地评估裸露远视储备值。
3.应用限制:虽然散瞳后测试结果比较准确,但也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例如,部分人对散瞳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睫状肌充分放松。同时,操作过程中如果仪器校准不当或医生经验不足,也可能对结果造成偏差。
4.适用范围:散瞳后测试尤其适合发现儿童早期的眼球发育问题,如远视储备是否充足、双眼屈光度是否平衡等。一般认为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应在+2.00D左右,以满足未来正常视觉发育所需,如储备不足可能提示存在潜在屈光不正风险。
散瞳后的远视储备测试是目前临床上评估屈光状态的一种科学方法,但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眼科医生综合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