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判断灌肠无效的原因:
肠梗阻可能由机械性因素(如肿瘤、粪便嵌塞、肠扭转)或动力性障碍(如麻痹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引起。持续灌肠无效提示存在难以自行恢复的阻塞。
若为完全性机械性梗阻,灌肠难以解决,单纯保守治疗效果有限。
2.评估全身状态:
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感染甚至肠道坏死。应密切监测血压、体温、心率及尿量,必要时行血液检查以评估电解质水平和炎症指标。
3.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腹部X线、CT扫描等检查能够有效判定梗阻部位、性质以及是否伴随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等表现,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4.考虑外科干预:
对于灌肠无效且伴有明显临床恶化的患者,手术成为主要选择。通过手术可解除梗阻,例如切除病变段肠管、松解粘连或进行肠造口等处理。
5.使用药物改善症状:
在等待手术时,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风险,以及止痛剂缓解疼痛。输液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及时采取多学科联合诊疗策略对于长期灌肠无效及伴有病情恶化的肠梗阻患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