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和防止液体外漏的重要肌肉。若发生损伤或功能退化,例如产后损伤、长期便秘导致的肛裂手术后遗症,可能引起肛门松弛及液体渗漏。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括约肌张力自然下降,也会增加风险。
2.慢性腹泻或直肠炎性疾病
长期腹泻会刺激直肠,使其黏膜受损,导致渗液增多甚至肛门失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
控制肛门括约肌的神经通路异常可能导致括约肌功能障碍,这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或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较为常见。
4.肛门局部病变
痔疮、肛瘘或感染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并由于肛门周围组织的破坏使得闭合功能受到影响。
5.饮食和生活习惯问题
高脂肪饮食、过量摄入刺激性食品或酗酒可能引起肠道分泌增加。一些药物如抗生素、缓泻剂等也可能加重症状。
6.直肠癌或其他恶性病变
在少数情况下,肛门括约肌无力可能与肿瘤压迫或侵犯有关。例如,直肠癌可能表现为括约肌乏力和液体流出,同时伴随血便或排便困难。
应尽早就医完成相关检查,如肛门指检、直肠镜、超声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