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存在于肠道,但也可以感染尿路系统。其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尤其在使用导尿管或有尿路梗阻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感染。
2.症状: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排尿疼痛、频繁排尿、急迫感和下腹部不适。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血尿和腰痛等症状。如果感染扩散到肾脏,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盂肾炎。
3.诊断:诊断通常基于尿液分析和尿培养结果。尿液分析显示白细胞增多和可能的红细胞增多,而尿培养可以确定具体的病原菌,并测试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治疗:治疗通常依赖于抗生素,但由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风险,选用有效抗生素尤为重要。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根据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预防: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操作,及时治疗任何尿路梗阻或其他基础疾病,以及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谨慎,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6.并发症: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克雷伯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肾衰竭和膀胱功能损伤等,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尿路感染由克雷伯菌引起时,必须高度重视,尽早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