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定义与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发生,由于腹部压力增加导致尿液漏出。
急迫性尿失禁:突然强烈的尿意,来不及到厕所就已排尿,多由膀胱过度活动引起。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有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功能性尿失禁:由于身体或环境因素,难以及时如厕而导致漏尿。
2.病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组织变弱,增加了尿失禁的风险。
妊娠与分娩:怀孕和自然分娩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力和损伤。
更年期:雌激素减少可能导致尿道和膀胱周围组织的薄弱。
前列腺疾病:男性前列腺增生或手术也可引起尿失禁。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影响膀胱控制。
3.诊断: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尿失禁类型、频率、严重程度等信息。
身体检查:包括腹部和骨盆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情况。
尿液分析:排除感染或其他异常。
膀胱功能测试:如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4.治疗:
行为疗法:膀胱训练、定时排尿、双重排尿等方法。
骨盆底肌肉锻炼: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
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药物或β3受体激动剂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吊带手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等,用于严重尿失禁患者。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体重,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有助于尿失禁的预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