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消化不良:消化不良通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心和饱胀感,常在进食后发生。数据显示,大约20%的人群经历过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由胃酸过多、胃排空延迟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2.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影响约10-15%的人口。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症状往往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与肠道运动障碍或对某些食物成分的敏感性增加有关。
3.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系统无关,而是由于体内缺乏分解某些食物成分(如乳糖、果糖)的酶。数据显示,全球约65%的成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和腹泻,尤其是在摄入乳制品后。
4.其他原因:其他可能原因还包括胃肠道感染、胆囊疾病和胃溃疡等。胃肠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可导致急性腹痛和肠鸣;胆囊疾病涉及胆石症或胆囊炎,一般在高脂饮食后诱发疼痛;胃溃疡则是胃壁粘膜损伤,引起餐后疼痛和饱胀感。
若经常出现这类症状,建议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获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