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初步评估:首先进行影像学评估,确定凸起的大小、形态和位置。通常采用内镜超声来评估病变的特征,如回声层次和内部结构等。
2.良恶性判断:根据内镜下表现和超声特征判断良恶性可能。如果有明显恶性特征或者生长迅速,需要考虑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措施。
3.活检与病理检测:对于可疑病变,应在内镜下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从而通过病理检测确诊。
4.监测随访:如果确定为良性病变且无症状,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频率一般为每6到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5.治疗手段:对于较大的良性病变或有症状者,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如果怀疑恶性,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及时就医和遵循医学建议对于有效管理胃黏膜下凸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