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型胃癌的发生模式

2025-07-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型胃癌的发生模式通常涉及多阶段病理变化,从正常胃黏膜到癌变,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1.慢性胃炎:这一过程通常始于慢性炎症,特别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其存在时胃黏膜中的炎症反应会逐渐增加。

2.萎缩性胃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胃炎可进展为萎缩性胃炎。这一阶段胃黏膜的腺体开始减少或丧失,胃壁变薄,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减少。

3.肠化生: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肠化生,即胃黏膜上皮转化为类似小肠的细胞。此阶段是胃癌前病变,常伴有其他细胞结构的异常。

4.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在肠化生基础上,部分细胞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这是癌前病变的重要标志,提示细胞形态和功能显著异常。

5.浸润性癌:最终,异型增生可能演变为浸润性癌,即真正的癌变。这时,癌细胞突破黏膜层进入深部组织,并可能进一步扩散。

肠型胃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需要多年才能从初始的炎症一步步进展为癌症。定期检查和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在早期阶段阻止或延缓这一过程的进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