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介入硬化治疗过程是如何的

2025-07-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血管瘤的介入硬化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将硬化剂注入血管瘤内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瘤体的目的。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说明:

1.术前评估: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确定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信息对于决定硬化剂的使用量和注射位置至关重要。

2.导管插入: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小切口将导管插入血管系统,并通过影像设备引导至血管瘤所在的区域。这个步骤需要精确操作,以保证导管正确定位于目标区域。

3.硬化剂注入:一旦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医生将硬化剂缓慢注入血管瘤。常用的硬化剂包括聚桂醇、乙醇和奥曲肽等,这些药物能够导致血管瘤内部结构的破坏和纤维化,从而缩小瘤体。

4.监测和后续处理:注入硬化剂后,医生会利用影像设备监测效果,并确认硬化剂已充分覆盖瘤体区域。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需要留院观察,并根据情况安排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

5.术后恢复:患者通常在术后数小时可以恢复正常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食物。医生会提供具体的恢复指导和注意事项。

介入硬化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有效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之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