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机制:腰肌劳损主要由腰部肌肉纤维的微小撕裂或疲劳引起。这种损伤常发生在持续的重复性动作、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或突然承受较大负荷时。
2.症状表现:患者经常感到腰部酸痛,尤其是在久坐、久站后加重。某些情况下,可能伴有局部压痛点,活动时灵活性下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以从轻微不适到明显疼痛不等。
3.诊断方法:诊断通常依靠临床症状及体检。医生会评估病史,观察腰部活动度及触诊压痛点。有时可能需要排除其他病因,例如椎间盘突出或骨关节炎,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4.治疗方案:治疗主要以保守疗法为主,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干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理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增强腰部肌肉强度。
5.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不要过度使用腰部肌肉。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姿势正确,增加腰背肌肉的锻炼,这样有助于增强肌肉耐受力和减少损伤风险。
腰肌劳损虽然不属于急性严重疾病,但其对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影响。注意合理用腰,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腰肌劳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