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负压作用:拔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部负压刺激皮肤,使得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此时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形成淤斑。这是拔罐疗效的一部分体现。
2.循环改善和瘀血代谢:拔罐会促进气血流通,如果局部存在微循环障碍或瘀血堵塞,拔罐后更容易出现颜色深的瘀斑。这种情况常被认为是“寒湿”或“血瘀”的表现。
3.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皮肤和血管敏感性不同。一些人毛细血管较脆弱,容易在拔罐后出现明显的瘀血现象。而一些人皮肤较厚或对负压不敏感,则瘀斑可能较淡。
4.罐的大小和时间长短:如果使用较大的罐子或留罐时间过长,则吸力增加,更容易导致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受损,产生较深的黑紫色瘀斑。
5.病理信号的反映:中医理论中认为拔罐后瘀斑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状况。颜色越深可能提示局部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寒气重、湿气大或血液循环不畅。不过,这种解释需要结合医学诊断综合判断。
一般情况下,这种黑紫色现象属于正常反应,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如果瘀斑伴随疼痛持续加重,或范围明显扩大,可能需要就医排除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