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抗炎作用:许多外用药物含有抗炎成分,如布洛芬和水杨酸,对皮肤局部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药物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帮助减轻红肿和疼痛。
2.止痛效果:一些外用剂如薄荷醇、辣椒素等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有效缓解肌肉或关节部位的疼痛。
3.促进愈合:某些药膏或凝胶含有促进组织再生的成分,例如维生素E和芦荟,能够增强皮肤修复能力,加速伤口愈合。
4.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通过按摩将药物涂抹于皮肤,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助于消除疲劳和紧张感,同时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外用药物适合用于轻度到中度的皮肤和软组织问题,但不应替代系统性治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过敏反应和使用频率,以避免皮肤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