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网膜近视性改变怎么回事

2024-11-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双眼视网膜近视性改变主要是由于高度近视导致眼球过度拉长,进而引起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通常指超过600度的近视,这种情况下眼轴长度明显增加。眼球前后径的增长使得视网膜被拉扯,导致其变薄、脆弱。

2.视网膜劣化:视网膜的变薄可能会导致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减少,从而影响视觉质量。这一过程也可能引发视网膜的裂孔或脱离,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黄斑区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负责中央视力的区域,在高度近视眼中,黄斑区更易受到损伤。可能出现黄斑裂孔、黄斑出血等问题,严重影响视力。

4.玻璃体混浊与后脱离:高度近视还容易引起玻璃体混浊及玻璃体后脱离。这些情况进一步增加了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5.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与高度近视相关,这些突变可能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发育,使人更易患上视网膜病变。

定期眼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视网膜近视性改变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视力模糊、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免费咨询